

此提梁壺原作創于1980年代后期,張守智設計,何道洪制作,故稱“納洪智提梁”。
今毛建韋老師進行了摹古,向經典致敬。
《珍壺藻鑒-何道洪紫砂藝術雅賞》(2000年臺灣臺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中這樣評賞道:“此壺以自然界中的葫蘆為藝術構思的雛形,經與張守智先生合作,通過藝術熔鑄,基于自然而又超逸自然,不僅用紫砂獨特的材質將天生葫蘆的麗質折射而出,又通過壺蓋、蓋鈕及提梁將葫蘆的形、勢一攬呼出。綜觀全壺,珠圓玉潤,光鑒可人,嚴整秀麗猶如鬼斧神工而做,碩大的壺嘴單筆獨點葫蘆的雍容大量。視覺上,虛實對比,靜中寓動,分外明朗”。源于自然,因人而化,令人叫絕。
壺身飽滿充盈之氣感,喻陽氣盛大,虛空的提梁如彎過蒼穹的彩虹,納虛空為氣。提梁與壺蓋上方所圍成的陰與壺體雙球之陽,一虛一實,詮釋了陰陽變化之道。值得稱道的是那粗壯挺拔微微上翹的壺流,遒勁有力,令整壺造型重心和諧,比例精當。全身以純素裸胎僅以造型材質表達壺藝主題,無任何刻畫裝飾,是光素器中精美絕倫的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