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生,1957年生于江蘇,字彥岐,號爐香居士。陳巧生出生于銅爐世家,祖上自清朝起從事銅爐和銅器制作,陳巧生是家族技藝的第3代傳人。 自20世紀70年代起,陳巧生致力于挖掘、恢復自明代起逐漸失傳,至民國時期已完全失傳的宣德爐制作技藝。 40年來,陳巧生在家人的支持下,通過遍訪各大博物館、查閱古籍和數千次試驗,終于復原明代宣德爐鑄造技藝,繼而完善和發展了銅爐開模、煉銅、鑄造、皮殼制作等幾十道關鍵工藝。
自上世紀80年代起,鑄有“陳巧生制”等私家款的銅爐開始聞名于中國銅爐界和中外文物收藏界。大陸收藏家馬未都先生盛贊“古有宣德爐,今有巧生爐”。進入新世紀后,陳巧生依托其挖掘、恢復、發展的傳統銅爐制作技藝,創立“巧生爐”這一蘇工文化品牌,令中國中斷近百年的銅爐文化延續香火,發揚光大。作為佛教禮器,“巧生爐”獲得中國各大寺院主持、高僧和宗教界人士的認可。2010年,北京雍和宮主持堪布嘉木揚?圖布丹活佛委托陳巧生大師為雍和宮鑄造三鼎銅爐。蘇州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師將巧生爐作為供佛禮器。
2010年上海世博會,16鼎“巧生爐”作為中國杰出文化藝術品的代表在世博會中國館隆重展出,并作為國禮贈送給出席世博會開幕式的各國政商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