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藝雙修周尊嚴
周尊嚴,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中國第一批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從藝以來,對紫砂藝術孜孜不倦地追求,作品高雅脫俗,傳統文化氣息濃郁,尤其以待人真誠而受到收藏界和業內外人士的尊重。
1958年,周尊嚴懷著對紫砂陶藝美好的向往,走進了宜興紫砂工藝廠。周尊嚴進入紫砂藝苑后,先在紫砂中學,由啟蒙老師潘春芳先生和高海庚先生指導,系統學習文化和有關紫砂方面的知識。一年以后,就被分配至老藝人裴石名先生那里學習制作紫砂茶具的基礎技藝。由于他的積極肯干,接著被分配到制作紫砂盆最為出眾的陳福淵先生那里學習花盆的手工制作。這二位老藝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對學生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周尊嚴學藝受到正規教育的這段經歷,對于他后來的人品、藝品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周尊嚴先生在技藝上的飛躍,是在他有機會進了廠里的研究室。當時的研究室是紫砂界公認的壺藝泰斗顧景舟大師負責,顧景舟老先生的紫砂藝術造詣,已到了登峰造詣的程度,進入他的領銜的研究室,必須是他看中的可造就之才,方能進去。周尊嚴先生在顧輔導身邊整整一年,每天聆聽老先生的耳提面命,而老先生則著重要求學生們用文化的眼光、用文化的要求去領悟紫砂的真諦,當然,他也很嚴厲。周尊嚴非常敬重泰斗,老先生也很喜歡這位品藝皆優的學生,毫不保留地指點他技藝的要領。通過在研究室一年的深造,周尊嚴對紫砂的文化性和藝術性的認知,有了質的飛躍。對他日后的創作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周尊嚴先生對紫砂藝術的虔誠與執著,表現在他幾十年如一日,在這塊神奇的五色土上不息地耕耘,堅持傳統,堅持創新。他紫砂技藝全面而功力深厚,創作思路寬廣,無論茶具、花瓶、還是花盆,或方或圓,他無一不精,尤擅方器的設計與制作。他牢牢把握紫砂文化之根本,把創作理念與工藝技巧、藝術審美及日用功能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他創作的一件《六方合斗壺》,充分運用紫砂傳統中方器制作的打片鑲接全手工制作技法,把中國古代做常見的量具“斗”的文化內涵——“公平、公正”體現在紫砂壺藝之中。作品造型端莊平和,上下各六個塊面均衡規整,壺蓋為六方嵌蓋,壺鈕壺把壺咀全呈“六方”之形,各部位比例協調,自然貼切,壺身塊面滋潤、渾厚,見功見力。在使用欣賞時,你更會發現,作品端拿舒適,出水“一瀉千里”,既是量具之“斗”,又象是古代衡器中的“秤砣”,它把古代哲人的“公平”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專家評論這件“六方合斗壺”古典文化氣息濃郁,造型端莊穩重中有著生命的活力與變化,平衡平和里顯現剛勁與正氣,比例協調的設計與制作,透出優雅的文人氣息,是一件可賞、可玩、可用的,讓收藏家心動的紫砂壺的方器經典造型。
《八仙寶方壺》,是他吸取傳統文化精華,運用自己擅長的方器制作技法,在原“磚方壺”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造型上提煉得更加合理,并運用 “雙層疊貼浮雕技法”,在壺身裝飾傳統吉祥圖案“暗八仙”和“回”紋圖,突出了作品的傳統文化氣息和欣賞價値,因工藝難度極大而難以仿制。
他創作的《泉舫壺》,造型奇特而又平樸,似方非方,似圓非圓,既有“方”的身影又有“圓”的概念,壺蓋呈方形,壺身上部為方形,并向下漸變成半圓形,壺咀壺把方中見圓,獨具風采,線條簡清,形態穩重,又可見到飛揚與流暢。
抓住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而觸發創作靈感,并把它變化成自己的作品,這就是一個具有天賦的陶藝家,長期的生活積累的功力積聚,在受到外界某一事物的影響,突然爆發出的創作激情和靈感,這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典范。
周尊嚴先生在紫砂花瓶的領域,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花瓶,從古至今,都是文人騷客、大戶人家廳堂的陳設藝術品。周先生創作的一件《橢圓扁形美人瓶》,儼然就是一個美麗大方、賢淑文秀的大家閨秀,體態豐腴,線條婀娜,不媚不俗,端莊清雅。他對花瓶、花盆無論是創新,還是臨仿傳統經典,都有自己獨到的領悟和表現能力。
他制作的《六方魚尾花瓶》和《扁方魚尾花瓶》,就是把自己的技藝功力和審美修養完完全全地溶進了作品之中,以致作品線條的優美、比例的和諧、塊面的挺括和渾厚和潤等等方面,都把歷史作品提梁到一個新的審美境界。
他創作的紫砂小品壺,小中見大,清雅的意境,大度的造型,造理入品,端莊神現。小品雖小,功夫與氣度則“妙得天意、人意之大美”。
2010年開始,他創作激情又一次爆發,創作了《龍鳳玉璽茶具》和《世博盆》、《四方和諧瓶》等經典作品,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融進了作品,讓人們耳目一新,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