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馬永強談紫砂壺收藏
馬永強是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他1969年生于宜興紫砂發源地潛洛村,1988年師從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陳洪平學習紫砂設計制作,2013年參加清華大學陶瓷藝術高級研修班。紫砂技法全面,基本功底扎實,擅長提煉傳統作品,而又不失個人風格。作品造型簡樸內秀,和諧統一,構思寓意深遠,制作工藝細致入微,廣采博取,融入了現代紫砂人文氣息。
馬永強認為,紫砂壺必須要實用、欣賞、收藏,三位一體。選擇這樣的紫砂壺,要從這六個字眼去考慮:
泥:“泥”是紫砂壺價值的根本所在,一把用純正宜興紫砂泥做出來的壺才具有現實的使用、投資、收藏價值。只有在宜興的丁山才能開采出這種具有雙透氣孔結構的紫砂泥。因此在中國,紫砂泥是唯一的,用唯一的泥做出的壺當然也是不可代替的。
形:紫砂壺的“形”千變萬化,因為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的紫砂壺皆由手工做成。紫砂壺不僅聚集了手工藝人的創作智慧和心血結晶,更體現了手工匠人對紫砂壺的理解與期望。
工:“工”是紫砂壺價值的靈魂所在。一把壺的制成要經過幾十上百道工序。只有道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才能使壺恰如其分地體現紫砂泥的溫潤,才能使“形”具有考究的基礎,才能使不同紫砂壺的“款”和“功”有了相互比較的根本。
款:“款”是指鐫刻在紫砂壺上的詩詞書畫及印款,這些也包含在紫砂壺的價值之內。好的鐫刻甚至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鐫刻,會大大提升紫砂壺的藝術性和收藏性。
功:紫砂壺的另一價值體現在紫砂壺的使用“功”能上。紫砂壺功能主要表現在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密及出水流暢四個方面。“功”好的紫砂壺在一定程度上比“功”不好的紫砂壺具有較高的價值。一般來說,精細的做“工”可以使紫砂壺具有較好的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