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雨紫砂壺國色天香 宜興紫砂壺西施
時間:2020-07-15 來源:選購技巧
楊喜雨紫砂壺國色天香 宜興紫砂壺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摘自《詠苧蘿山/西施》 [唐]李白
· 緣起 ·
被推崇為“詩仙”的李白以近乎贊美的口吻描述了西施的美,可見西施貴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并非空穴來風。
傳說中,最早身為浣紗女的西施,以一張驚為天人的美顏,使得魚兒停駐在其跟前,忘記了游水的本能,逐漸沉溺于河底。這個近乎于傳說的描寫,不僅使得西施在后世的稱頌中得以粉絲大漲,也使得“沉魚”這個極具古典之美的詞語得以流傳開來。
至于其幫助越王勾踐伐吳的故事,那更是一段佳話了。
時至今日,西施也經常以絕色佳人的形象活躍在戲劇、影視甚至游戲之中,扮演者皆是面容姣好的年輕女子。由此可見,世人對西施的喜愛與熱情并沒有因時代的久遠而有所消退,她美麗的形象也會以各種方式繼續呈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國色天香 ·
由“中華神刀”之稱的紫砂陶刻匠人楊喜雨親手打造的“西施”,便是一款盡展西施最初之美的傳世好壺。
下面,就讓各位看官隨我仔細端詳鑒賞一番此壺吧。

初鑒“西施”,雖是傳統壺形,但其嬌俏圓融的造型卻深得壺友們的喜愛,經久不衰。

壺身圓潤飽滿,圓珠鈕、直短嘴、倒垂把,工藝到位,銜接自然。

壺身通刻裝飾,正面刻西施浣紗,工筆刻畫,神態靈動,身姿婀娜,大叢荷花環繞盛開,花葉舒展,似有馥郁花香傳來,人與花皆令觀者產生栩栩如生、躍然眼前之感,仿佛自己也快要成為那條停駐在西施跟前的小魚,即將沉溺于于淺灘。

這一切的神奇,自然要歸功于工筆畫的“形似”,我們都知道,在工筆畫中,不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筆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作品猶如躍然紙上,仙壇之器,使壺自生絕色。

反面銘“國色天香”,秀外慧中,卻又有不甘金玉其外,心存抱負之感。
通觀“西施”,方覺整器刻繪精美、造型經典,人物栩栩,值得賞藏。
· 巧匠 ·

楊喜雨,2008年宜興手工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會員,紫砂陶刻高手,他的刻壺技法全面,制作與設計都是大成之作刻壺更是一絕,形神兼備,神采飛揚,刀法犀利精道,具有筆墨風骨之魂,故此著稱“中華神刀”。
楊喜雨老師的工筆刻畫極致精道,工整細致描寫入神,完全做到“有巧密而精細者”,盡其精微,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
他的作品中充滿生命力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力,作品活靈活現,工藝精美,神,型,韻,采兼優,具有較高的文化品味,深受壺藝愛好者,收藏者的喜愛與追捧。






滬公網安備31011202007513號
(工作日內10分鐘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