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紫砂壺收藏家陳德俊
時間:2019-01-15 來源:鑒賞收藏
在收藏過程中,不少人都有過與心儀之物失之交臂的經歷。滬上收藏家陳德俊就是其中之一,至今他想起來,仍深感痛心。
上世紀80年代初,陳德俊到滬上一花鳥市場去閑逛,陰差陽錯地來到一家專售花盆和鳥食缸的小店。這家店除了花盆外還有不少紫砂器,他本來就對紫砂類物品情有獨鐘,此刻見到各種式樣的紫砂器,便饒有興趣地瀏覽起來。他看見貨架頂上擺著一把積滿灰塵的梅樁壺,于是讓店主拿下來。將壺拿在手上粗粗一看,陳德俊心里頓時一動,這確實是梅樁壺,做工極其到位,再看一下底款,有某某人制的字樣,當時他不知道是否名家,只是甚為喜歡,問了價錢便銀貨兩訖。
六方雪華 吳永明
陳德俊回家后將壺洗干凈,就開始享用起來。誰知剛泡了壺好茶,其底部便有點滲水。開始他以為是倒水不慎,也沒在意,只用干抹布揩了揩。誰知揩了幾次還是如此,便仔細地查看起來。原來,這把梅樁壺的把手底端正巧被設計為“樹結”,也許是藝匠制作時用力過猛,將“樹結”劃得太深,初看時較難發現,一經使用便露了“餡”。
第二天,陳德俊將這把梅樁壺帶到該店,說壺的底部有點滲水,能否掉換一把。店家卻笑著說:“僅此一把,只能退錢給你。”陳德俊一聽楞了一楞,只得同意退錢。
此后,由于陳德俊心系梅樁壺,便開始收藏紫砂壺,而當他知道那把壺是名家制作時極其后悔。要知道,名家壺哪怕再殘缺也珍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