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韋制錦盤,端莊古拙簡約洗練
實力派高工毛建韋,他的原創作品《錦盤》再次展現出了他的才華。這把壺選用了原礦紫泥,容量為190cc。它端莊古拙,簡約洗練的設計使得它的美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絢麗動人。它絕對值得你仔細品味一番。
這把壺融合了傳統的形制和現代的設計風格,以簡單而精致的形式展現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感。它的每一個細節都展示了毛建韋對美學的獨特追求。
《錦盤》呈現出了圓潤而富有張力的造型,帶有一點憨態,稚樸而可愛。壺的一側是直流式短嘴,小巧而圓潤,另一側是圓鋬,形制雅正而巧妙。壺蓋的壓蓋采用半弧形設計,橋鈕立于壺蓋中央。整個壺的設計簡潔大方,充滿了古韻,無疑是一件適合品茗和欣賞的佳器。
《錦盤》是一件讓人為之傾倒的藝術品。它不僅是品茗的絕佳輔助,也是一件值得收藏和欣賞的藝術珍品。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它讓人感受到了安寧與靜謐,給予了內心繁忙時刻需要的放松和舒緩。
毛建韋是實力派高工,他的原創作品在景舟杯更獲得了金獎,使他被破格升為國家級工藝師。2017年他的作品在鄉土杯入圍了總決賽,并再次被破格升為高級工藝師。這樣超乎尋常的實力和天賦讓宜興只有他一人獨享。
簡潔而精致的工藝使得他的作品別具一格,充滿著古老工藝與現代審美的結合。他的《錦盤》向我們展示了紫砂壺的魅力與精髓。
毛建韋,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1981年出生于江蘇宜興丁蜀鎮,1998年師承袁門。在師傅袁國強、袁小強教導之下系統學習創作、設計,精于各種光器制作技藝。2015年首屆“景舟杯”手工制壺大賽中,他的作品“僧帽”壺獲得初級組金獎。
宜興屈指可數的80后高工。1981年生于丁蜀鎮前墅村古龍窯邊的他,從小耳濡目染紫砂陶。師從袁小強,袁國強學做紫砂壺,初始時因天性好動,根本無法安心端坐泥凳。師長將其送入部隊鍛煉,在嚴明軍紀的管束下,毛建韋性格日漸沉穩、成熟;重返泥臺后開始真切地愛上了紫砂藝術。
跟著袁小強,袁國強兄弟,毛建韋做過各種各樣類型的紫砂器,紫砂花瓶、香爐、花盆、碗都是全手工成型。在這樣的環境和嚴苛的訓練下,他的全手工制壺技藝鍛煉得爐火純青,成為一名真正的實力派制壺高手。一般紫砂方器在傳統中是用鑲接泥片的方式制作,而毛建韋則采用整條泥片如圓器一般用泥拍子拍打成型。他說,這樣制作出來的方器方意中帶著渾圓,張力十足,而且線條顯得不生硬,充滿鮮活力。
恩師曾告訴毛建韋,“必先有人格,方有壺格”。毛建韋一直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并把這思想融入到他的生活態度和創作方式中去。可能也因如此,他的紫砂壺能化圓為方,方中寓圓,彰顯出一種大氣、豁達、灑脫和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