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這幾種茶葉,先水后茶
紫砂壺是一門學(xué)問,但沒想到,泡茶這門學(xué)問更深。在泡這幾種茶葉時,那可是需要先水后茶的,你都知道嗎?
綠茶、黃茶和紅茶
對于綠茶、黃茶和紅茶,這些嫩度較高外形秀美的茶葉,可以先水后茶,看茶葉迅速沉降,而后又吸水上浮,幾起幾落,翩翩茶舞,非常優(yōu)美,茶湯也不會太苦澀。
利用水流的沖擊力,讓葉片內(nèi)外的滋味和湯感物質(zhì)盡快溶解中水中,形成好喝的茶湯。同時,茶葉的香氣也能被激發(fā)出來。
但是,對于陳舊的綠茶、黃茶和紅茶,不論老嫩,都可采用先茶后水再水的方法,即先放茶葉,然后倒高溫水先沒過茶葉,幾秒鐘后再倒入較低溫度的水沖泡。
這樣可以去掉陳茶的異雜氣,令因為陳放而過度干燥的葉片先行吸水,以利于之后的物質(zhì)析出,茶湯和諧。
茶葉的投擲手法
因茶制宜,是泡茶最重要的原則。茶葉是蓬松還是緊實,是片狀還是條狀,是粗還是細(xì),是輕還是重,都會影響茶水浸潤的速度,因此沖泡手法會有所差異。
今日特以綠茶為例,介紹上投、中投、下投的沖泡方法。
上投
【做法】先注入七分水,等水溫下降到80~85°之間,放入茶葉,等茶葉幾乎都沉下水面后,輕輕轉(zhuǎn)動杯子,使杯中茶湯均勻。(茶水比例1:50)
【適合茶葉】上投法適合身骨重、多芽毫的茶葉,比如像碧螺春、信陽毛尖一類的名優(yōu)綠茶。
【優(yōu)點】投茶之后,茶葉與水緩緩接觸,慢慢下沉,浸潤速度慢而且溫和。可以避免茶因水溫過高而被燙壞,還能完整地欣賞茶葉下沉的過程。
中投
【做法】先將開水注入杯中約1/3處,待水溫涼至90℃左右時,將茶葉投入杯中,稍稍轉(zhuǎn)動玻璃杯讓茶葉浸潤,再將約80-90℃的開水徐徐加入杯的七分滿處。
【適合茶葉】一般適合泡龍井一類的綠茶。
【優(yōu)點】采用這樣的泡法,不用擔(dān)心鮮嫩的綠茶因水溫過高而出現(xiàn)澀味。
下投
【做法】先將茶葉投入杯中,再用80-90℃左右的開水加入至七分滿處。
【適合茶葉】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綠茶。
【優(yōu)點】比較常見的泡茶方法,能讓茶味更飽滿。
茶葉深深深幾許,看來不多學(xué)習(xí)是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