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紫砂壺的體驗,是一種樂趣
紫砂目前已經成為一種流行元素了,可以說是紅得發紫,熱得燙人。從邊遠地區到繁華都市,大大小小的古玩攤點都可以看到紫砂壺,當然有真有假,假多真少。以前的拍賣市場,紫砂只是作為雜項中的一種,現在,各大拍賣公司爭相舉辦紫砂專場拍賣,老壺新壺都受到人們追捧。
如果愛好紫砂壺,并意在收藏,論經濟實力強弱,擺正心態很重要,通過玩壺獲得玩壺收藏之樂趣。收藏時不要盲目過分追求名貴泥料、名家之作、增值逐利。尤其是一旦售壺者神話了紫砂壺(包括從礦土、制作工藝、養護等)神話了制壺者,收藏者購買時更要慎之又慎。
只有積累了紫砂知識,紫砂藏家們才能從中得到樂趣,并使藏品穩步升值。
首先要分辨紫砂泥質。真正的紫砂壺是用燒制后具有雙蘑氣孔結構的紫砂泥料做原料的.這是有別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氣性.并且吸水率高,手橫有細而不膩的砂質感覺 這種泥質只在江蘇宜興有.因而只有真正紫砂泥燒制的壺才是正品。其他諸如用紫包土或者化學配料制造的則非這個體系。
其次.要注意著色。紫砂壺從選泥、制作成壺坯等關鍵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細。壺坯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澤取勝.只是存陶坯成型后。上耐印刻的書畫詩文紋案都要用粉質顏料加壤于輪廓中。這種自然本色和著色方式是紫砂陶壺的一個顯著特點。
從亮色上來看。真正的紫砂藏體重、色紫,因長期經人手撫摩.表屢呈現出潤澤的光麂。而新制的紫砂壺一般說來質地都比較疏松.顏色偏黃,少有光亮。有光亮的,多是用白蠟打磨上去的賡品。
從文字上看。 舊壺的款都是用陽文,字體極為工整。新紫砂壺即使使用陽文,字體也往往因為模仿而或顯呆板,或筆畫長短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
當然最明顯的是造型和氣味。造型方面紫砂壺以”古拙雅趣“者為精品,這個與茶道的精神有關聯。氣味方面,長久使用的紫砂茶具具有自然滲透的茶香,偽造者異味明顯,造型熟練程度欠佳,氣韻拙劣。
年代久遠者,名家精品自然質高價優。但年代斷定和真假判斷就需要專業的知識儲備。比如明代制壺只重型質,質地,作品均為素色五彩。因此,只要壺身加上色彩就肯定是明代以后的紫砂壺作品。從出水孔來看,出水孔非單一的不可能是民國以前的壺。從壺身裝飾來說,壺身刻有詩文繪畫的古壺,絕對是清陳曼生時代以后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