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青泥料與戧金工藝成就的紫砂精品!
蘇門答臘青這種泥料在600年前鄭和下西洋之時就已有之,到如今以此種泥料制成的紫砂壺加之搶金工藝的裝飾可堪稱紫砂精品!
湯先武《合潤》
五月初夏,植物漸茂,綠意濃密,樹蔭斑駁處帶著金色的明媚。這景象正如眼前這把“合潤”,戧金工藝在這份蘇門答臘青綠色的背景上歡喜搖曳,互相映襯,慢慢進入這份顏色背后的故事。
湯先武《菊蕾》
蘇門答臘青的特殊泥質,加上戧金工藝的神之點綴,片片金黃,點點金斑,令人一見傾心。壺身塊面凹凸有致,棱線起伏規律而勻稱,陰陽交替、精美流暢。線條至壺肩處收住,俯視如菊瓣。壺蓋隆起,貼飾花瓣,壺鈕亦如小形壺身,相映成趣。壺流三彎,蜿蜒靈動;壺把修長,比例勻稱,自用或是收藏都是不錯的選擇。
湯先武《柏鹿呈祥》
枕頭下的童話書,私自收藏的幸福,少年的我想傾訴什么感觸?迷失森林的小鹿,會不會遇到女巫,故事拉開序幕……陽春三月,植物漸茂,綠意濃密,樹蔭斑駁處帶著金色的明媚。這景象正如眼前這把“柏鹿呈祥”,戧金工藝在這份蘇門答臘青綠色的背景上歡喜搖曳,互相映襯,慢慢進入這份顏色背后的故事。
湯先武《暗香疏影》
陽春三月,植物漸茂,綠意濃密,樹蔭斑駁處帶著金色的明媚。這景象正如眼前這把“暗香疏影”,戧金工藝在這份蘇門答臘青綠色的背景上歡喜搖曳,互相映襯,慢慢進入這份顏色背后的故事。
湯先武《花蕾》
紫砂也叫“五色土”,卻不止五色。民國綠往溯追上許久,有著蘇門答臘青之名,色澤美麗,高貴質感,此壺名為《花蕾》,壺身鼓腹飽滿,嵌蓋,蓋面隆起,延續壺身線條,菊蕾為鈕,加之筋紋的裝飾。一彎嘴與壺身鑲接干凈利落,正耳把,把握舒適。壺身灑金的裝飾,更顯唯美。
泥料開剛始會有略覺感有干澀,但水入一,立馬的質有改變,就像那歷段史,慢慢清浮晰現……
湯先武《水調歌頭》
時光清淺,秋月無暇,秋思蔓延,仿佛記憶又回到了兒時無憂無慮的天真美好。童年的秋——是歡喜的,是忙碌的,是感恩的,落日引燃山頂,滿山紅葉,遍野金黃,阡陌上暮歸的老牛,牛背上吹笛的牧童,聽水調歌頭,漁舟唱晚,葉落無聲,一縷秋風,一曲笛聲,一條牛尾掃山崗,鴻雁南飛,泉凝紫氣,秋水共長天一色。感懷光陰,共情于砂,賦之美好,于是便有了這把《水調歌頭》。
圓潤敦厚的壺身,宛如一頭伏地而臥的老牛,壺流挺翹為角,壺把卷曲如尾,樸素溫柔中,給人一種可靠的安全感。截蓋與壺身線條渾然一體,構成結實有力的牛背,牧童盤膝橫笛,悠然自得,韻趣天成。蘇門答臘青的特殊泥質,加上戧金工藝的神之點綴,片片金黃,點點金斑,恰如其分地表現出秋天的詩意美。
這樣一件件蘇門答臘青泥料與戧金工藝成就的紫砂精品!你,心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