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掛盤的藝術魅力
掛盤是宜興紫砂作品中的一類品種.紫砂掛盤的裝飾手法有釉彩、泥繪、陶刻等,陶刻的內容有山水、花鳥、人物等.陶刻的山水掛盤既可掛于壁端,也可用紅木架置于幾案之上供人欣賞,其畫面能小中見大,把山水美景移到廳室之內,留駐其前如臨其景.古人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之樂可怡情養性,陶冶人的情操.
紫砂陶刻掛盤的裝飾紫砂掛盤在我國陶藝百花園中以其自然質樸、渾厚、粗獷的藝術魅力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掛盤的形式分類很多,就陶瓷而言可分為瓷質和釉質兩種,其表現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彩繪、貼花、刻瓷、刻陶、浮雕等等。
歷來盤子都是作為餐具使用的至于將古瓷擺件、陶瓷盤陳設在博古架上作為品味玩賞算是明清最盛。原來都是作為上層土大夫宮廷用的陳設擺件,當你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后就會感覺到為宮享用的宮廷擺件、瓷盤無不是以纏綿繁瑣的“祥云”、“寶貴邊”伴隨著的是“歌功頌德”的詞藻。這是代表著這一時期由宮吏督造、監制的風格。而紫砂掛盤由于材質渾樸,獨具典雅莊重的裝飾效果,多種泥色都屬比較沉著內涵的,故有紫而不嫣,黃而不嬌,綠而不嫩,黑而不墨,灰而不暗的高雅色調。
菩提 吳建平
紫砂掛盤作為人們裝飾在室內、廳堂渲染環境氣氛的陳設品,這里有個根據各種不同類型人不同偏愛的問題,正如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顯示的不同習慣不同愛好一樣,但它要有有一準則,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目前,在陶刻掛盤具體表現上大體上有幾種情況,一種是傳統味較濃的手法,表現技法上可吸收一些石刻、漆刻、竹刻等用刀多種技巧,和自己的傳統表現刀法渾然一體,一種則是追求抽象變形效果,追求另一種新的意境。
紫砂掛盤作為工藝陳設,我覺得亦是應該根據不同環境因地而定,在客堂、臥室中布置得古樸典雅,裝飾以色澤沉著傳統味較強的紫砂陶掛盤,產生一種寧靜雅致的效果,比較和諧統一,但在布置得較為現代化環境,墻上掛上一只較為抽象的紫砂掛壁、掛盤、亦能達到新穎清心和效果,如在比較清靜、幽雅的茶室,陳設以茶詩為內容的奔放的少數字、書法、篆刻掛盤或以古代茶圣為題材的古典人物畫,一方面會產生思想上的聯想與共鳴,一方面則造成一種與品茶相調諧的環境氣氛,這亦是我們通常說的茶文化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