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表面上的收縮褶皺怎么看
時間:2020-03-30 來源:紫砂術語
有一些新壺友,在買到朱泥紫砂壺時,會遇到層層堆疊的褶皺,細看非常的密集,所以很擔心這是有問題的紫砂壺。
其實這位朋友肯定不知道朱泥紫砂壺有一個說法叫『無皺不朱』,朱泥壺是所有紫砂壺里收縮比最大的,平均25%的收縮比是朱泥壺面有褶皺的原因。
容天 楊志成
當你湊近觀察一把朱泥壺,會發現壺身有類似波紋一樣的痕跡,看上去很凸出,真的用手摸上去感觸,卻沒有明顯凹凸感覺,雜亂中卻讓人感覺很平和。
朱泥含砂量低,含鐵量高,收縮比率較大,這就是燒制后容易起皺的最大原因。燒制時壺身收縮,內部疏松的結構靠攏、收緊,而最外層由于沒法繼續靠攏只能向外突起,錯開排列。正因為如此,所以朱泥壺較之其他泥料,容易皺、容易變形、也容易裂。
西施 楊志成
朱泥的收縮比較大,成品表面一般都會有水波紋一樣的褶皺,所以“無朱不皺”的說法也就流傳下來了。但是,如果精心選泥,掌握泥性,煉制得當,朱泥壺也會不起皺的。許多傳世的朱泥佳作中也有不起皺的佳品。
因為朱泥的收縮比較大,保香性好,同時,它的揚香性也非常好,完全不亞于瓷器。所以用來泡鐵觀音、凍頂烏龍以及鳳凰單樅、武夷巖茶這一類半發酵性茶是比較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