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分類與收藏定位
欲收藏紫砂壺,必須先明確紫砂壺的分類。紫砂壺的固有屬性決定其特殊性,不應與其他收藏門類混淆。
紫砂壺的分類
一從年代看,紫砂壺有新老之分。
老壺的涵義很廣,上到明清古壺、民國近代壺,下到合作社壺、“文革”壺,回流壺壺齡10年左右也叫老壺了。壺友說買回家還沒用就是新的,壺商說上貨歸來剛擺上架的才是新壺。
二從流派看,紫砂壺有文野之分。
其實,在工藝美術分類中,紫砂一直被定位為“民間工藝”。追尋歷史足跡,紫砂壺藝也一直是文野兩路并行。受主流文化影響,文人紫砂演化為如今的名家紫砂,而無名藝人所制鄉胚壺、民間壺處于鄉野狀態,被忽視甚而蔑視。
三從材質看,紫砂壺有真偽之分。
紫砂是宜興特有的粉砂質沉積巖,含有少量的云母和金屬化合物,燒成后才有“雙氣孔”結構。有些人用雜砂甚至陶土加入凝石劑調制漿泥,沒法用紫砂壺特有的拍身筒與鑲身筒成型,只能灌漿或手拉而成,已不屬于紫砂壺的范疇了。
四從市場看,紫砂壺有粗精之分。
粗的是指大路貨,商品壺只是日用消費品,就算純料真工,也屬成本低、技術差。玩家常把幾百元的也歸入商品壺,是因為這些壺是民間工匠借模具成型,流水線式大量復制,只具備使用價值而已。精品壺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半手工、全手工制作的名家壺。
五從名頭看,紫砂壺有高下之分。
名家壺歷來有“名人效應”。隨著職稱制度化的確立和完善,陶藝家們公開、公平、公正地入冊晉級。自上而下依次為研高、高工、美術師、助工、美術員。客觀地講,大多數是名實相副的。當然也不排除少數人熱衷于商業化展評,交錢拿獎掙得虛名。
紫砂壺收藏定位
其一,紫砂土與寶玉石。
寶玉石屬稀有資源,如玉石雕琢成工藝品,價值體現的第一位是材質優劣。關于紫砂泥料人們一直爭論不休,提起消失的天青泥、黑鐵砂、大紅袍等,人們就悲嘆不已。其實,這些失傳砂料除了有調配秘法外,還在于過去柴燒窯溫和氣氛等成陶的特殊條件,當今的電窯和氣窯不會燒出那樣的效果。
眾所周知,如今的礦石開采技術和煉泥技術遠遠超過古代,礦石分揀細,調泥手段高,所以泥料的色澤肌理豐富多樣,既有恢復的傳統名砂,又有創新的時代新泥,大可不必對那幾樣失傳的砂料耿耿于懷,更不應受誤導,把砂質優劣作為第一甚至唯一標準。
至于歷史上“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及“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的說法,前提是高手精工所制的紫砂名壺,強調將陽羨紫砂的天然屬性轉化為人文屬性,轉化的根本在于工藝價值。不知是古人不明就里,還是今人虛張聲勢,反正是常常出現概念偷換,把原生紫砂土和名家紫砂壺混為一談。
針對正在流行的宜興紫砂礦石會在不久的將來開采殆盡的危言,徐秀棠大師表示:這不可能!宜興紫砂礦藏儲量豐富,市政府又加強了管理;再說按成本核算,好泥只有名家用得起,名家做壺有限,好泥200年都用不完。
其二,紫砂壺與青銅器。
商周青銅器不可再生,連工藝也湮沒于歷史長河中,這與傳承中的古老而又年輕的紫砂工藝是不同的。紫砂壺中的古壺收藏陷阱多,歷史上名壺被炒成天價,故市面上從來不缺仿品和贗品。
比如大彬壺,歷朝歷代名師劣徒都在仿。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顧景舟、蔣蓉等大師年輕時迫于生計,在上海為壺商所雇,制作了大量的高仿古壺,壺款打的都是明清大家。收藏者可以調整心態,平和地搞階段式專題收藏,如民國壺、文革壺等等。由于工藝傳承上的推陳出新,泥繪、貼花技法的完善,絞泥、鑲嵌工藝的創制,使紫砂壺新品層出不窮。所以古壺老壺僅占有紫砂壺收藏的一隅,更大的收藏天地讓位給了紫砂新壺。
其三,紫砂壺與消費品。
紫砂壺收藏中,之所以商品壺免談,是因為它只具有消費品單一的使用價值,沒有投資品的藝術含量和升值潛力。楊明旭先生在2005年第1期《收藏》上的《宜興紫砂的現狀及收藏前景》一文中比較名家壺與商品壺時舉例:“30年前徐漢棠的一把壺只賣20元左右,當時20元錢可以買普通工人的壺50把,而今天,徐漢棠的這把壺至少可以賣到數萬元,而那時普通工人的一把壺現在只賣100元左右。”說明名家壺除具有消費價值,更具有升值的投資價值。紫砂狂潮時港臺藏家不理智的投資,使紫砂壺的消費性幾乎縮小為零,如今解套的回流壺不少都沒泡過茶。
其四,紫砂壺與藝術品。
紫砂壺不同于一般藝術品,它的立身之本是泡茶沏水,生命在于“運動”,在于人壺互動。收藏名壺,只要謹慎養護,消而不廢,就會養出包漿,呈現珠圓玉潤的美感。而成了藝術品,則更不能脫離消費品固有的功能。
紫砂壺不同于書畫,更具有工藝品的特性,包含技術、藝術、學術因素。收藏紫砂壺要有起碼的藝術眼光,所謂“沒錢買不起好壺,有錢未必買得到好壺”。畫家唐云窮其一生,收藏八把曼生壺,除憑借鍥而不舍和機緣巧得,更得益于高深的藝術眼光。
其五,紫砂壺與奢侈品。
奢侈品與精品壺都是名牌,紫砂門檻很高,連兩千元左右的紫砂壺都不算名牌,那些勉強列入品牌之列的往往炒作成分較多。紫砂名牌是長期打造、工藝考究、經典優雅的,是積淀的文化和精神。據統計,奢侈品的價格昂貴得只讓1/5000的人享有。紫砂大師們的一只珍品壺動輒數萬、數十萬元人民幣,還要經過溝通、預約、等待才能請到手。收藏鎖定的精品壺不同于一般奢侈品,能達到收藏投資特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