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文人的最佳選擇
時間:2016-08-26 來源:選購技巧
從古至今文人都愛把玩一些文雅之物,像是蘭花、古董等之類的,紫砂壺的誕生讓文人雅士們又多了一種選擇,把玩紫砂壺成了眾多人的最佳選擇,因為把玩紫砂不僅是休身養性,更是在品讀文化歷史,那么玩紫砂壺到底能玩出什么呢?
一、玩收藏
紫砂收藏歷來都歸屬于陶瓷類,但近年來隨著紫砂熱的興起,已經演變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收藏門類。紫砂壺作為一種藏品,可以不必計較其升值潛力如何,市場前景如何。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喜歡,可以按照自己的經濟狀況對各個層次的紫砂壺進行收藏。在收藏與把玩的過程中,主要考慮是否喜歡和欣賞所收藏的每一把壺的形態、做工以及體現出的儀式品味等等,而不必過多地追求其市場價值,追求藝術享受和實用是每一個藏友的最終目的。
二、玩歷史
紫砂陶器,是我國獨有的陶器工藝品,以其造型多樣,色澤古雅,質堅耐用,技術精湛而著稱于世。紫砂壺從宋代開始出現。明代紫砂壺制作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藝體系,此時名家輩出,做工講究規整精巧,紫砂壺以其實用性和藝術性鑒賞性的統一,成為傳世佳品,名家名作被文人仕宦所追捧。特別是供春所制樹癭壺已成為稀世珍品。在嘉靖到隆慶年間,繼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藝人有董翰、趙梁、時朋和元暢四人,并稱為“名壺四大家”。明代中葉,制壺名家輩出,壺式千姿百態,技術精湛,迎來了中國紫砂陶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萬歷年間繼起的名家有時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師徒三人,他們壺藝高超,在當時就有“壺家妙手稱三大”之譽。清代紫砂壺制作進入全盛時期,清朝初期,幾何形器非產流行,筋紋形器和自然形器已發展成熟。技巧精湛、善于創新的陳鳴遠是其中佼佼者,與時大彬并稱,有“官中艷說大彬壺,海外競爭鳴遠碟”之譽。以陳鳴遠為代表,其制作的茶具和雜件雅玩,線條清晰,輪廓明顯,特別是他塑造的自然形態作品,是無人比擬的。其獨到之處在于雕塑裝飾、款識題記,壺蓋齡有行書“鳴遠”印章,開創了印鑒先河。清道光、咸豐年間至民國初年紫砂壺的壺形和裝飾愈加變化多端,千姿百態。工藝追求簡潔明快,壺式取材于自然的果蔬并配以簡單枝蔓,極為精巧。清末民初的制壺大家程壽珍所制作的《掇球壺》最負盛名,該壺線條流暢、觀感舒適、珠圓玉潤,于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金獎,第一次將紫砂壺藝術推向了世界。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和書畫家吳湖帆合作的大石瓢壺,在2008年11月23日上海工美秋季藝術品專賣拍賣會上拍出318萬天價,創造了紫砂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價位。
三、玩投資
把玩與收藏紫砂壺,既是一種對紫砂藝術的傳承和珍愛,同時也是一種投資。對于每一位壺友來說,必須要明確自己喜愛紫砂壺的目的,是為了欣賞還是為了投資。在把玩與收藏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所收藏的藏品的價值不斷上漲,這不僅是對你的“眼力”和欣賞、判斷水平的肯定和考驗,使你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物質享受和經濟效益。這也許就是能夠讓人們對紫砂壺情有獨鐘的另外一種魅力所在吧。選擇投資紫砂壺,應該充分了解、認識和研究紫砂壺。
四、玩文化
紫砂壺最初出現時僅僅就是一個飲水的器具,隨著文人的參與與把玩,紫砂壺被賦予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品味。特別是明清時期,由于迎合了當時士人淺嘗低吟、自斟自飲的茶風,紫砂壺逐漸被精于茶理的文人所關注和喜愛,眾多文人雅士參與設計制作,賦予紫砂壺以文人藝術品的特質。紫砂壺藝術已具備高度的藝術品味,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名族風格。隨著一些達官貴人和學者、詩人、畫家、設計家、書畫家等文人對紫砂壺的青睞,將文化元素與紫砂壺制作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提升了紫砂壺的藝術品味和魅力,凸顯了它不同于其他飲茶器具的特質,令人賞心悅目。
五、玩茶道
茶如人生,初嘗略顯苦澀,細細品來則甘甜沁脾,蕩氣回腸。自古以來文人論道、僧道修課、宴請賓朋無不與茶緊密相連。在我國,茶被視為健康的飲料、生活的享受、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征,備受國人的喜愛。因而飲茶也得到大家的推崇,被視為“道”。當然要品出好茶,除了茶本身的品質外,水與茶壺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水是茶之父,壺是茶之母。要想泡出一壺上好的茶,紫砂壺則因其“蓋既不奪香、又不熟湯氣”和“冬天泡茶茶不涼、夏天泡茶茶不餿”的特征而成為最佳的選擇。把玩紫砂壺則離不開品茶論道,壺友相聚談壺、談茶、談生活、品味人生,把茶道與壺藝有機結合起來,融入一體。通過玩壺品茶,既能提高品茶技藝、規范品飲方法,又能交流思想、陶冶性情、明辯哲理、升華操守、得到慰藉。
六、玩“朋友”
收藏的過程就是與人接觸和交流的過程,通過收藏,與志同道合的藏友加強聯系,互通信息,相互交流,繼而相識、相熟、相知,以壺會友,以藏結友,以德交友,漸漸地就能聚攏人氣,結交到許多良師益友。收藏和把玩紫砂壺,在交友方面更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閑暇時刻與志同道合的壺友聚在一起煮茶品茗,共同欣賞一件紫砂藝術品,體味藝術品給人帶來的樂趣,探討一把作品所展示的人文、藝術情趣,交流把玩紫砂壺藝的心得和體會,承繼歷史,互通信息,既是人生的一大美事,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七、玩特色
目前,市場對紫砂壺藝術已經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紫砂壺的市場行情在不斷上漲。作為愛好和收藏紫砂壺的朋友,一定要正確定位自己的收藏層次,確定自己的收藏方向。不可一味地追求大師作品而在市面上去購買贗品,也不應該盲目攀比無謂地追高,更不能毫無目的地購買各種“大路貨”,要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和嗜好進行選擇。所以把玩紫砂壺就要從心里喜歡和重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對紫砂壺的保養,特別是按照紫砂壺的習性進行養護,保持壺的品質和潔凈。一件布滿茶垢的紫砂壺,無論身價再高,也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八、玩痛苦
收藏和把玩紫砂壺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痛苦的經歷,是痛與樂的交織,個中滋味也只有你涉身其中才能體會,非行外人士所能明白的。在紫砂壺的收藏和把玩過程中,看見心愛的紫砂壺,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囊中羞澀,只能望壺興嘆、望壺止渴,是一種痛苦。但痛歸痛,如果能時常去看一看、欣賞一番,也不失為一種美的享受和一種快樂的體驗。畢竟這份快樂中總是包含了些許酸澀和遺憾;為了自己喜愛的紫砂壺找親朋好友借錢購買,東家湊西家借,到處碰壁、到處游說,是一種痛苦。如果經過努力獲得此寶后的歡欣和愉悅,也會成為日后一段有趣的回憶;一件珍愛的藏品一不留神變成了殘品,是一種痛苦;一件心愛之物由于疏忽而破損,更是一種痛苦;傾其所有購置一把名家名作被鑒定為仿品,則痛徹心脾。總之,收藏紫砂壺既能獲得無群的快樂,也不可避免的要承受著各種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