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吸水性跟哪些因素有關
時間:2019-05-30 來源:紫砂術語
紫砂壺“吸水”、“掛水”,其實是因為紫砂泥料的雙透氣性,一壺水澆上去之后水沒有了,更多的是因為大家看到的實驗一般都是裝滿熱水后去淋的,里面的熱度也會透過氣孔釋放出來一部分。所以,往壺上淋水后,那水分就會快速的蒸發掉了。紫砂壺吸水快慢和壺燒制的結晶度、紫砂壺壺型、紫砂的目數等等都有關,而且一般新壺吸水要比用過的壺吸水性強。
燒制欠火的的紫砂壺吸水性要強一些。如果到了燒結要求,胎質疏松,剝落和迅速風化效果都會有,紫砂的吸水性是在紫砂半閉合氣孔內的沁水程度,燒制的窯溫越低,泥門越松自然吸水性就強點,反之亦然。
君德 陸松云
從壺型上來說,西施壺、龍蛋壺、思亭壺這類壺身光溜溜的,完全不會存在壺上有積水情況,但仿古、虛扁這類壺就不同了,壺身流水緩慢且壺蓋亦積水,干的就會慢。
泥料目數高砂料越細膩,壺的胎土就越致密,水干的自然快。壺表面細工做的到位,水則干的快些。
水的溫度和壺表面積都會影響水份的蒸發。水溫度高自然蒸發的快冷水反之。其他影響因素,如:室溫、風向、風速、壺的大小、淋水量的多少等等常態時的非主要因素。
一把合格的紫砂壺,我們對它的“吸水性”是有一個控比的,控制在比較小的一個數值內,在1.5%到2%以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