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壺
制作巨型紫砂壺的是江蘇省巨壺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劉根林。1998年,劉根林去景德鎮調研時,發現有人制出了一對巨型花瓶,劉根林返回宜興后先修建了一座高4米、寬2.2米的巨窯,然后開始嘗試制作巨型紫砂壺。經過多次實踐,最終取得了成功。據介紹,這個紫砂壺高3.5米,直徑1.83米,重980公斤,可容水2.76噸,由劉根林帶領江蘇省宜興市巨壺堂10余名工匠選用1.5噸紫砂泥、耗時7個月制作完成。這個紫砂壺擁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微博)頒發的世界“最大紫砂壺”證書。
世界上最小的紫砂壺
宜興蜀山老街上,紫玨軒主人周玨偉曾制成一個比黃豆還小的紫砂壺,參觀者絡繹不絕。2009年,他再創制出一個比原先更小的微型壺。這個比赤豆小,與綠豆相差不多大小的微型紫砂壺,用嘴輕輕吹口氣都能吹走,確實讓人嘆為觀止!
世界上最貴的紫砂壺
中國嘉德2014春季拍賣會上,顧景舟的《九頭詠梅茶具》,最終以人民幣2875萬落槌成交,又創歷史新高。
最扁的紫砂壺
2010年10月25日,世界最扁紫砂壺亮相北京國際茶葉博覽會,吸引觀眾紛紛駐足觀賞。該紫砂壺高19.07毫米、寬119.53毫米、容積41.92毫升,由宜興紫砂藝人秦午南創作,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確認為“世界上最扁的紫砂壺”。
世界上最早的紫砂壺
相傳紫砂壺為明代金沙寺僧所創作,而供春確是歷史上第一個留下名字的制壺者。中國最早的紫砂壺,肯定是出于這兩人之手,金沙寺僧制作的紫砂壺,早已隨著歷史的車輪湮滅無痕了,而供春雖然大名鼎鼎,但是其制作的紫砂壺也是只聞其名,不見其形。1928年儲南強先生宣稱發現了一把樹癭壺,據說是供春真跡,如果真是如此,這把供春制樹癭壺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紫砂壺了,后來裴石民大師為這把供春壺補了蓋子。許多年來很多人奉這款作品是天下第一壺。
出土最早的紫砂壺
1965年,在南京中華門外馬家山油坊橋明代司禮太監吳經墓中,曾經出土了一把紫砂提梁壺,人稱“吳經提梁”,這是目前唯一有絕對年代可考的中國最早的紫砂壺。
此壺提梁作成海棠形,體量較大,通高17.7厘米,口徑7.7厘米,底徑7厘米。色澤呈肝紅,球腹,平底,矮直頸,圓平蓋,葫蘆狀鈕,流與壺身的連接處加飾一個柿蒂紋片。現在藏于南京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