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家楊軍保的潘壺
潘壺為福建籍富商潘仕成所創。他在宜興訂制紫砂壺,形制相對固定,而且慣于將印款落在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字印,由于潘氏聲名遠播,世人遂將這種形制稱為“潘壺”。
潘仕成祖籍福建,鄉黨以他為榮,在女兒出嫁時必定以“潘壺”作為嫁妝,希望嫁得良人,能夠像潘仕成一樣享受榮華富貴。在女主人百年之后,隨嫁的潘壺作為陪葬物,在當時的莆田等地蔚成風氣。
潘壺的形制發展至今,大體可分為三種,壺腹作扁柿形者,稱為“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稱“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為“高潘”。不管形制如何變化,都呈現出簡潔、明快、大氣的藝術風格,體現了文人藝術返璞歸真、以少勝多的審美情趣,其簡素空靈的造型長盛不衰。
在國工楊軍保的手中,潘壺另有一番意趣。
他將傳統潘壺改圓型為筋紋器,壺身筋紋自壺鈕散發出去,由細漸粗,至壺足聚擾。筋紋凹凸有致,寬窄均等,方向一致,仿若被風吹動的秀發,充滿了韻律美。壓蓋與壺口嚴絲合縫,可任意轉還,工藝精湛。壺流與壺把均采用明接方式,以棱線裝飾,與壺身相諧。壺足亦與壺口相若,整器和諧統一。
這款筋紋潘壺制作精美、動感飄逸,堪稱佳器。
楊軍保,又名君寶,著名陶藝家,宜興市紫砂協會會員。1953年出生于丁山陶瓷世家,自小習陶、愛陶,幾十年如一日。師拜壺藝泰斗顧景舟大師,堅持“讓天下平民百姓都能玩得起紫砂”的理念。1972年在江蘇工業學校進修培訓,1973年在宜興均陶廠從藝,1993年國工。擅長紫砂、陶瓷綜合藝術創新設計,制作技藝精湛。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自然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