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的好壞,一定是使用之后再作評價
總是聽到不少朋友說,以紫砂泥制成的紫砂壺泡茶是最好的,而關于紫砂泥料也是有好壞之分的,怎樣區別,一定是使用之后再作評價的。
比如說冷金黃:
冷金黃泥料古而有之。明朝周高起《陽羨茗壺系》中介紹名家徐友泉時,就曾記載他學壺過程中使用過的泥料:“泥色有海棠紅、朱砂紫、定窯白、冷金黃、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黃、閃色梨皮諸名。”
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冷金黃的名稱。因其顏色特殊,與獨有的帝王之色相近,故紫砂藝人大多用此制作宮廷御用紫砂器以供皇室使用,平時很少會用這種泥料來制壺。
冷金黃泥料蘊藏量本就稀少,價比黃金而無處尋覓。八十年代中期,冷金黃泥料一度在市場上消失絕種,2000年宜興開發紫砂路時曾破壁半座黃龍山,直到工程建設結束也沒發現一絲冷金黃的蹤影。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汪慶紅老師獨門珍藏冷金黃泥料,因其絕世稀有,用一點就少一點,心里多有不舍,很少拿來制壺。偶有興致取出試煉,必精心設計圖稿,全身心投入創作,以示珍重。
潛心手制,細心窯燒,成品色如金蜜,砂感明顯,極具特色。用它來泡茶品茗,透氣性上佳,發茶性極好。茶香氤氳,透過紫砂壺壁在空氣中彌漫,沁人心脾。
用過冷金黃泥料的壺友都對它贊不絕口:
紫砂礦獨有的雙氣孔結構,是決定紫砂壺最終養壺效果的關鍵,這一點在冷金黃泥料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密度極高的氣孔使紫砂壺壁吸附住茶香,吐納出茶油,讓茶的芬芳沁入整個紫砂壺。
冷金黃泥料制成的紫砂壺的確獨具魅力:
品茶、玩壺,冷金黃泥料的透氣性、發茶性都有無可挑剔的表現;它易泡養,短短時間就能看到壺表的變化。收藏、投資,冷金黃泥料極度稀缺,有非常廣闊的升值潛力和空間。
泥料好壞,真真是,多看看壺友返圖,壺友評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