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與書畫之雙藝合璧——馬永強《仲芳笠帽》壺
笠帽壺由明代制壺名家李仲芳創制,形如斗笠,蓑衣之翁獨釣寒江,令人回味。詩人張志和有詩《漁歌子》云: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與詩中表現出漁翁怡然自得、樂而忘返的情境相通,笠帽壺也表達出一種清隱之趣、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飾繁華,在鬧市中惟求一清靜。
能將這種意境表現得蕩氣回腸的仲芳笠帽壺,當推馬永強老師繼承傳統而又不囿于傳統的佳作。
馬永強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1969年生于江蘇省宜興紫砂發源地潛洛村
師從陶瓷藝術名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陳洪平
2001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傾發的“中國紫砂優秀陶藝家”稱號
2013年參加清華大學陶瓷藝術高級研修班
他的紫砂技江全面,基本功底扎實,擅長提煉傳統作品且不失個人風格。作品造型簡樸內秀,和諧統一,構思寓意深遠,制作工藝細致入微,廣采博取,融入了現代紫砂人文氣息。
壺身圓潤柔麗、收縮自然,壺嘴小巧靈致、曲環有度,似漁翁釣竿垂于江上;
壺把曲而不俗、張而不揚,銜接處力度適中,把握舒適穩定。
壺蓋疏密有致、明暗分明,蓋身鼓起呈三分之二半圓狀,口處向外延伸成沿,然后收而為子口嵌于壺中,壺身上沿與蓋沿吻合,儼然一體;壺鈕為扁圓珠,細膩光滑,氣孔通于天地之間。
鈕、蓋、身筒三點一線,比例協調,壺體線條舒展流暢、勻稱柔和,風格清和恬淡,寧靜祥和,給人以神清氣爽的感覺。
仲芳笠帽壺體現的不僅僅是精湛的制壺技藝,更透露著一股不凡的文化氣韻。所謂“字依壺轉,壺隨字貴”,它融書畫、雕刻技藝為一體,三者相互依托、交相輝映。
這款《仲芳笠帽》壺由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書法家協會會員、副研究員史振嶺書畫裝飾,正面繪荷塘小景,一枝小荷亭亭玉立,獨秀于天地之間。反面銘“和氣生財”,天然雅趣、自然大方。
手工經典紫砂壺加上著名美術家的書畫刻繪,使得馬永強老師的作品很多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具有特別的文化氣息、藝術氣息,也更具收藏價值。
馬永強老師十分注重與當代美術家之間的藝術合作,經常會一起交流、討論。
2015年馬永強與津門畫派霍春陽、楊沛璋、王之海、周午生這四位當代著名畫家進行藝術合作并聯袂展出北京首都博物館“紫玉墨韻——書畫紫砂藝術聯展”(由天津美術學院、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宜興市委宣傳部、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協辦)。
馬永強的作品在各類紫砂藝術展、博覽會獲得各種獎項,曾收錄進《當代宜興陶藝名家集》、《中國當代紫砂圖典》、《紫砂中青年英才集》等權威紫砂書籍,并被國內外多家媒體報刊報道。
2003《鳳鳴如意》獲第二屆“中國十大紫砂茗壺”銅獎
2004《漢韻提梁》獲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銀獎
2005年《秋菊》獲第七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銀獎
2006年《瑞獸》被中國紫砂博物館收藏
2007年參加《人民日報》(海外版)主辦的“全球華人筆墨丹青迎奧運”藝術作品捐贈展
2009年《漢壁》獲第十一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箬笠》壺被山東省博物館收藏
2012年《龍帶》壺被廣東省博物館收藏
2013年《悠樂》壺獲第十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3年《仲芳笠帽》壺被吉林省博物館收藏
2013年《勁?!穳乇恢袊仙安┪镳^收藏
2014年《飲月》壺獲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6年《漢壁》壺被首都博物館收藏
2017年《飲月》壺被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