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有心人馮勤芳
馮勤芳,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制壺高手馮桂林的嫡親孫女,目前馮桂林唯一指定傳人。馮勤芳于1968年出生于陶都,從小受到濃郁的紫砂氣氛影響,八十年代進宜興紫砂工藝二廠,當時的紫砂市場非常看好,需求旺盛,給馮勤芳及一批剛入門的紫砂人員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鍛煉機遇。期間得到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老師的親自授藝,加上馮勤芳較高的悟性和勤快的雙手,很快就在同批學員中脫穎而出。
因為馮桂林子女之中唯一只有馮勤芳從事紫砂事業(yè),所以在祖?zhèn)髂嗔仙厦嬗械锰飒毢竦膬?yōu)勢,其作品均為家藏老泥,非常溫潤,易泡養(yǎng),做工精細!升值空間極大。馮勤芳,進廠要略比潘小忠早幾年,祖上就是做茶壺,其祖父就是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制壺高手馮桂林。馮桂林(1902~1946),紫砂著名藝人,擅長松竹梅題材及仿真自然塑器。其制品或圓或方、或長或短、或高域矮、或深沉肅穆,給人以“千奇萬狀信手出、鬼斧神工難類同”之感,為紫砂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師藝匠之一。馮桂林的兒子沒有繼承父業(yè),應該說十分遺憾,而到他的孫輩,三個孫子也沒有做壺,以致馮勤芳很快在同道中脫穎而出,其作品有桂林遺風,無論是光貨還是花貨,韻味十足,傳統(tǒng)的根植得很牢,在這個年齡段的做壺人中,可謂是個佼佼者。
第一點:泥料是最大賣點
馮勤芳因為系桂林唯一傳人,泥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特別是在紫泥方面,陳腐最低都是在40年之久,在紫茄泥方面,一般都被認為行業(yè)的臻品。
第二點:極少見刻繪作品,刻繪作品刻繪之人多為知名人士
馮勤芳作品多以光器為主,雖說經(jīng)過徐漢棠欽點,但是作品缺罕見刻繪,偶爾與吳優(yōu)良等刻繪名家合作過,不過一般不刻繪,如果見粗糙刻繪,十之八九偽品。
第三點:作品多以傳統(tǒng)壺型為主,壺型如果太復雜反而令人生疑
多以傳統(tǒng)壺型為主,創(chuàng)新型壺型幾乎為零,如果發(fā)現(xiàn)花哨紫砂壺,反而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