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紫砂泥料及適泡茶類建議
泡壺好茶, 茶是一方面, 壺是另一方面。按照壺的特性, 來調(diào)整茶性, 用壺到這種境界, 好茶也就泡成了。我國六大茶類的出現(xiàn), 也使得人們對茶具的種類與色澤, 質(zhì)地與式樣, 以及茶具的輕重、厚薄、大小等, 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種紫砂泥料與茶料的完美搭配,也是很多茶友非常注重的事情。
簡單的說,壺體顏色較淡,適合泡茶湯淡色的茶,例如,本山綠泥壺、淡色清灰泥壺、清水泥壺、低溫燒制的底槽清壺等就更適合泡鐵觀音和綠茶這種茶湯色淡的茶葉。因為經(jīng)過長時間的泡養(yǎng)后,淺色茶湯不易改變壺體本身顏色,茶壺會變得更加亮澤,效果更好。壺體顏色較深,更適合泡茶湯色深的茶,如高溫燒制的底槽清壺、深色紫泥壺更適合泡普洱、黑茶和紅茶。這樣,壺體更容易著色,長時間養(yǎng)壺后,壺體變深,并泛著幽然亮光,非常漂亮。
仿古 汪慶紅
具體到不同的紫砂泥類:
紫泥類又分紫泥,底槽清,清水泥,紫紅泥,棕紅泥等。
紫泥為江蘇宜興黃龍山原產(chǎn),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zhì)成份較高、所生產(chǎn)的茶壺會產(chǎn)生火疵、小熔點,泥料內(nèi)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yǎng)成變化甚大為養(yǎng)壺之最佳教材。適合沖泡普洱茶系列,輕焙火烏龍茶生茶,鐵觀音,紅茶,綠茶,龍井茶,碧螺春和花茶。
至順 徐飛
段泥類又分為綠泥,原礦段泥,芝麻段,黃金段,本山綠泥,墨綠泥。
段泥,本山綠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礦。產(chǎn)地:黃龍山,原礦綠灰色,是紫砂泥中夾層中的夾脂,燒成后呈米黃色。段泥一般所含顆粒較大疏松,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yǎng)成變化甚大,早期泥料容易吐黑,近期窯爐為高溫窯,燒成的段泥壺真正達到較高結晶不容易吐黑。適合沖泡不發(fā)酵茶,或者半發(fā)酵茶,若泡紅茶或者黑茶容易把壺養(yǎng)花哦。
矮石瓢 馬永強
紅泥類又分紅泥,朱泥,紅皮龍等。
朱泥是屬于紫砂紅泥中的一種泥,朱泥是紅泥中之精品、因主要成份為紅泥(含鐵量極高)、又產(chǎn)在嫩泥礦之下層、又稱“未觸風曰之石骨”,紅泥原礦愈用愈紅。泡養(yǎng)一段時日,令人刮,需要你去呵護,便可綻放無與倫比的美!適合沖泡鐵觀音,普洱熟茶,烏龍茶,紅茶。
西施 楊志成
其他種類:
黑泥、降坡泥、天青泥、青灰泥、黑土星、黑疾星等。
黑泥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綠茶等。
降坡泥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 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紫砂壺的外形, 對泡茶質(zhì)量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壺口寬敞的茶壺, 散熱效果好, 適合于那些品質(zhì)較嫩的茶種, 諸如水仙, 佛手, 白毫烏龍, 以及質(zhì)地較差的綠茶、花茶等, 而對于那些高溫沖泡的茶種, 如大多數(shù)品種的烏龍茶、紅茶和黑茶, 則選擇壺口相對小一些的紫砂壺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