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泡茶經驗的你泡茶真的不咋滴
在沒有學習泡茶之前的記憶中,茶只有苦澀與回甘兩種味道,學習了泡茶之后,了解到了泡茶要注意茶水比、水溫、時間三大要素,即便如此時常還會將茶泡壞!要么是泡的茶水分離,出來了明顯的寡水味;要么是泡出了苦澀、酸味、異味等;要么就是泡得太猛烈,導致3泡之后幾乎沒有了味道。如此等等,總之就是泡來泡去總感覺“不對勁”。
祝福壺 毛國強
泡茶有諸多講究,要想泡出好茶,有幾個地方需要注意:
注水方式
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緩、水流的走勢、水線的高低粗細,都會影響茶湯的質量。
【螺旋形注水】
這樣的方式注水,水線會令茶葉都能接觸到水,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溶合度增加。這種方式比較適合紅茶、綠茶和白茶,或是后期滋味較淡的時候。
【環圈注水】
注水時水線沿壺口邊緣旋滿一周,收水時正好回歸出水點。這樣會令茶的邊緣部分第一時間接觸到水,而面上中間部分的茶則主要靠水位上漲后才能觸到水,茶水的溶合度沒那么高。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嫩度較高的綠茶。
【單邊定點注水】
注水點固定在一個地方,謂單邊定點注水。這種方式可讓茶僅有一邊能夠接觸到水,以致茶水在一開始溶合度較差。一些需要出湯很快的茶或碎茶,適用這種方式。
【正中定點注水】
這種方式通常和較細的水線、長時間的緩慢注水方式搭配使用。茶底只有中間一小部分能和水線直接接觸,其它則統統在一種極其緩慢的節奏下溶出,讓茶和水在注水第一時間溶合度最小,茶湯的層次感也最明顯,最適合香氣較高的茶。
天笠壺 蔣泉芳
投茶量
通常茶葉的沖泡有個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葉,加50毫升的水(烏龍茶、緊壓茶除外,會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這樣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說,你手上的壺能裝2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4-5克的茶葉是比較合適的。當然如果你泡的是普洱茶,建議您150毫升的壺投7克的茶葉。
水溫
古人對泡茶的水溫十分講究。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說:“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適宜的水溫是泡好一壺茶的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溫太高,茶里的維生素C,茶多酚等都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會影響茶葉本身口感。水溫太低,溶解度不夠,茶里的有益成分不能充分溶出,茶香也會很淡。
沖泡綠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特別是茶葉細嫩的名優綠茶,用75℃左右的水沖泡即可。茶葉越嫩越綠,沖泡水溫越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水溫過高,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維生素c大量破壞。
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低檔綠茶,則要用90℃左右的水沖泡。
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由于茶葉較粗老,茶葉用量較多,必須用95℃以上的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水溫,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且在沖泡過程中,用開水淋壺。
靈蛇之珠 何其仙
茶葉是因人、因時而異的東西,因為制茶人和天氣關系,所制出的茶葉會有不同表現。所以泡茶時要注意四個字“看茶泡茶”,不同茶葉有不同泡法,多嘗試,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