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至建國初期紫砂界重要師承關系
明清時期
??供春是公認的紫砂壺的鼻祖。供春是吳頤山的家僮,陪主人在金沙寺讀書時,“竊仿老僧心匠”,走上紫砂壺的創作之路的。他的老師自然是“久而逸其名”的金沙寺僧。
??時大彬是明代劃時代的巨匠,他的徒弟眾多,如李仲芳、徐友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陳俊卿、沈君用等,都是時大彬的高足。??
清代名手黃玉麟師從上袁人邵湘甫。
??程壽珍則學藝于邵友廷。
民國時期
??1921年“利用陶業公司”成立“陶工傳習所”。俞國良、邵云儒擔任老師。學員中杰出者有:馮桂林、儲良、陳漢西等。
??1931年 “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成立,內設“陶工科”,次年改名為“窯業科”。1933年,窯業科與宜興職業學校脫離,單獨建校,稱“江蘇省宜興初級陶瓷職業學校”,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學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廠,并借用陶器工廠作為學校的學習工場。首任校長為日本東京帝國工業大學畢業的王世杰。吳云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擔任教師兼實驗工場技師,從此改變了一師一徒的傳授方法,而是多師多徒的群體授課。
??汪森義傳汪寶根、吳云根、朱可心;江左臣傳裴石民;金阿壽傳王寅春。
建國初期
??1954年蜀山工場紫砂生產組成立,將流散在各地的紫砂從業人員組織起來,其中有陶刻藝人任淦廷,制坯藝人朱可心、顧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吳云根、蔣蓉等59人。
??1955年:
??朱可心收徒:潘春芳、鮑新元、史志鵬、李琴仙、李碧芳、倪順生、曹婉芬、吳慶安。
??顧景舟收徒:李昌鴻、高海庚、沈蘧華、單淑芳、鮑秀云、周桂珍。
??吳云根收徒:高永津、史濟華、許旋、朱鳳英。
??王寅春收徒:許承權、王小龍、李天行、李元如。
??1956年:
??王寅春收徒:高洪英、陳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寶、鮑賽芬、方立品。
??吳云根收徒:史玉琴、何聽初、許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謝樂仙、吳欣南。
??郁洪庚收徒;徐茂棠、鮑啟君。
??任淦庭收徒:徐秀棠、咸仲英、馮希雅、邵新和、王品榮、張赫棠、朱蓉娟。
??1958-1959年:
??朱可心收徒:汪寅仙、范洪泉、謝曼倫。
??王寅春收徒:何道洪、高洪英。
??吳云根收徒:呂堯臣、許慈媛。
??陳福淵收徒:潘持平、周尊嚴、顧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