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料與泡茶的關系
古人稱萬香之中茶為第一香,紫砂壺乃泡茶的良器,外如紫玉,內如碧云,得茶之真香,氣韻文雅,作為茶器,天下無相。
紫砂壺可泡半發酵、全發酵茶;一是紫砂壺本身透氣不透水,具有獨特的雙重氣孔結構,可使茶香氣味道口感發揮的更好。二是紫砂壺本身是文化藝術的一種有機結合,喝茶本身而言既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藝術,用紫砂壺可以提高喝茶這一行為的情趣。
一般情況下,一壺不事二茶,底槽青、清水泥、紫拼等泥料做的壺,適應茶性較廣,但用全發酵的茶泡養更易養出效果,如:紅茶、普洱茶等;而朱泥壺由于吸水率低,比較適合泡香氣濃的茶,如:鐵觀音;而段泥、本山綠泥做的壺,最適合泡綠茶,也可泡巖茶、鐵觀音。具體來說:
不合適用紅茶、普洱茶:段泥、本山綠、淡色天星泥壺、淡色青灰泥、清水泥的壺。
鐵觀音比較合適:底槽清低溫燒制的壺、清水泥的壺、降坡泥壺。
紅茶比較合適:深色天星泥、深色青灰泥壺、清水泥的壺、老紫泥的壺。
段泥、淡顏色的泥料:用綠茶和鐵觀音比較合適。
普洱、紅茶比較合適:普通紫泥、深色紫泥的壺、高溫燒制的底槽清(豬肝色)。
朱泥、紅泥的壺:都可以用。
石瓢 張志清
紫砂對于喝茶簡直是天賜良器,天下六大茶類,好茶無數,紫砂數種泥料,夾雜衍生,對應的好,能把所有的茶泡出最好的味。
泥質影響泡茶的效果,這里所指的泥質主要是指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壺,泡起茶來,香味比較清揚,密度低的壺,泡起茶來,香味比較低沉。如果所泡的茶,希望讓它表現得比較清揚,或者說,這種茶的風格是屬于比較清揚的,如綠茶、清茶、香片、白毫烏龍、紅茶,那就用密度較高的壺來泡,如瓷壺、朱泥紫砂壺。如果所泡的茶,希望讓它表現得比較低沉,或者說,這種茶的風格是屬于比較低沉的,如鐵觀音、水仙、佛手、普洱(后發酵茶類),那就用密度較低的壺來泡,如粗陶壺、紫泥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