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
《陽羨茗壺系》說:“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yùn)。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砒,湯力香茗,俾得團(tuán)結(jié)氤氳。”
馮可賓在《岕茶箋》中也說:“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太早則未足,大遲則已過,的見得恰好,一瀉而盡。”
宜興紫砂壺自明代中葉勃興之后,經(jīng)過不斷的改進(jìn),最終成為雅俗共賞、飲茶品茗的最佳茶具。它,氣孔微細(xì),密度高。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根據(jù)科學(xué)分析,紫砂杯確實(shí)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
總括來說,紫砂陶有五大特點(diǎn):
第一、紫砂陶是從砂錘煉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yùn)。
第二、砂質(zhì)茶杯能吸收茶汁,使角一段時(shí)日能增積“茶銹”,所以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便于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第四、冷熱急變適應(yīng)性強(qiáng),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而且砂質(zhì)傳熱緩慢,無論提撫握拿均不燙手。
第五、紫砂陶質(zhì)耐燒,冬天置于溫火燒茶,壺也不易爆裂。當(dāng)年蘇東坡用紫砂陶提梁壺烹茶,有“松風(fēng)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也決非偶然。這就是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所以特別喜愛用紫砂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