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泡烏龍茶更好喝?看科學家怎么說!
世間茶器千千萬,但經常喝茶的老茶客們都覺得,用紫砂壺泡茶更好喝。為了追求更好的茶味,他們很愿意在茶器上下功夫,不同泥料、不同器型的紫砂壺是他們的首選。他們享受用紫砂壺品茶的過程,也享受每一縷飄散的香氣、每一口茶湯的滋味。
但是這樣的認知,是建立在經驗和口感基礎上的,是人主觀上的感知,似乎缺乏相應的科學依據。最多只能說說,紫砂壺獨特的雙重氣孔結構是泡茶好喝的秘密,它透氣而不透水,吸附力強,在泡茶的過程中能呼吸吐納,將茶湯的滋味和香氣、口感都更好地發揮出來。
站在科學的角度,嚴密的數據分析更有說服力。為了從科學上論證紫砂壺對茶湯品質的影響,真有人專門為此做了試驗。
英國的期刊《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論茶壺材質對于烏龍茶茶湯化學成分的影響》,用科學數據終結了人們停留在經驗和口感上的認知。
這個實驗由臺灣中興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三所大學的教授一起完成,用從市場上買到的常見紫泥壺、朱泥壺、不銹鋼壺、陶瓷壺、玻璃壺、塑料壺等6種不同材質的茶器,一起來沖泡烏龍茶。
他們使用HPLC-UV、GC/Ms、LC/Ms、ICP-Ms高效液相層析儀測出茶湯中咖啡因、茶多酚及鉀離子等物質的含量,并對此做出分析。實驗結果表明,用紫泥壺和朱泥壺沖泡出的茶湯中,兒茶素的含量更高,咖啡因、鉀離子的含量則較低;瓷器、玻璃、塑料茶器沖泡的茶湯,茶多酚、礦物質的含量都較少。
這樣的結果意味著什么?科學家們解釋:茶湯中的鉀離子和咖啡因是苦、澀兩味的主要來源,紫砂壺沖泡出的茶湯鉀離子和咖啡因都較少,所以口感上會更香醇順滑;兒茶素則是抗氧化的重要因素,也因此讓茶湯健康成分更高。這也是紫砂壺泡茶比其他茶器更好喝、更健康的主要原因。
嚴謹的科學試驗證明了紫砂壺泡茶的優越性,但對茶友壺友們來說,還有很多無法測量的東西:紫砂壺的人文屬性,人與紫砂之間的牽連,天長日久的包漿,紫砂壺所傳達的溫情……除了客觀上的理性分析,文化與感情更是不可抹殺的存在。
這樣一把綜合了各種因素的小小砂壺,真是很多人心中無法割舍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