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壓制建盞如何辨別
自古以來,瓷器生產都是靠手工拉坯成型,工匠們總能化腐朽為神奇,將坨坨泥巴捏造為件件造型精美的瓷器胎體。直至近現代,人類生產步入工業文明時代,許多瓷器的生產開始利用機器,模壓成型,以獲得更高的效率。
機器壓胚是隨著現代化科技的進步,為了節省拉胚的所浪費的大量時間,而演變的產物。手拉與機壓的市場價格有一定差距。手工拉胚首先更具有藝術價值,傾注了匠人們的藝術靈魂。其次,大多數人喜歡建盞手拉胚的壓手感,給人宋代歷史文化的沉淀。要想鑒別機器壓制建盞,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試試壓手感。手工拉胚產品一般手感較重。由于是手工制作的成果,所以即使是同樣的產品,高低、大小、輕重、形狀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正因為如此,手工拉胚器形富于變化,可以特殊訂制,而且制作出來的胎體密度更好,更不易變形。由此可以看出,手工拉胚的建盞會更加理想。同大小對比而言,機壓坯的較輕。
摸盞壁。可以用手仔細摸一下盞壁,感受下是否有手指拉胚起伏的痕跡。一般,手工拉坯的建盞,仔細感受,內壁也會有不規則的手工拉坯紋,有的是一圈一圈、有的是深淺不一。而機壓的建盞則感受不到手工拉坯紋。
看胎底。手拉坯的底部自然帶有輪盤轉痕,有些明顯,有些細看也能發現。而機壓坯的底部較為平整光滑,并沒有輪盤轉痕。(此條并不絕對,因為半手工的也是機壓成型、手工修胎,底部有的也會帶有輪盤轉痕)
看神韻。一般手工拉坯的建盞更有靈氣,不會如機壓的建盞那般死板。
以上的幾條可以作為你辨別的依據之一,需要綜合判斷,并不是單靠某一點就肯定的說某盞是機壓的或手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