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所謂的“化學釉”真那么可怕?
對于建盞,其實并非最近,是一直以來總有人愛拿化學說事,說什么“化學釉”、“花釉”等等。若刨根問底問一句,何謂“化學釉”?是屬于何種工藝?
玉毫缽 葉禮華
釉彩里面有三個成分:
一是釉基,就是它的基礎,就是玻璃質感的成分,大多就是石英(氧化硅)一類的;
二是發色劑,這當然也是礦物,例如氧化鈷發藍色,氧化銅發綠色等等,而建盞主要就是氧化鐵。
三是是助熔劑,例如長石、或草木灰或鋇,助熔劑可以幫助石英降低熔點,這樣就可以省下大量的燃料和時間,例如建盞要1300度燒成,瓷器要1280,一般炻器要1240,你要知道到了高溫階段每要升高十度就要耗費很多燃料(先別管氣窯、電窯或者柴窯都一樣),所以就有了各種助熔劑的添加,例如鉛,就能將熔點降低到1100度甚至更低的溫度,那問題就出現了,這些助熔劑有可能殘留在燒成的器具上,在你使用過程中,如果遇到高溫(油炸),或者強酸,就有可能把鉛一類的重金屬溶出來,這就是所謂的有毒。
油滴天目盞 蘇天培
其實沒有陶瓷器不是化學的,甚至可以說我們周圍的萬事萬物都進行著化學反應,難道這樣我們就可以說一切的一切化學反應都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所以拿什么“化學釉”傷身體之類的話來說事,真心無知。
“化學釉”其實本身并沒有這個詞,是各類“磚家”憑空捏造的一個偽術語。“化學釉”實際上并沒有辦法表述瓷器釉的基本狀況和制作工藝及特點。
不管從建盞的釉料配方、燒成條件等等都說明,建盞喝茶是對身體有益的,而建窯建盞的燒制技藝,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恢復出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請不要再拿“化學釉”說事。如果您真想要擔心,就多擔心一下我們平時使用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日用低溫瓷等等,他們對我們的身體是真的有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