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盞新器型
眾所眾知,在建盞的傳統器型中,以束口、斂口、撇口為三大類,有著不同尺寸的產品,十分精美。近年來,建陽建窯建盞在傳承中,在器型方面也不斷在創新。這六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盞新器型。
豁達盞
豁達之名,取其盞形自下而上漸然豁達之勢。此器型線條放中有收,曲中有直,是為君子式的豁達。同為紅塵中人,沒有絕對的自由。但正因為塵世中有難舍的掛礙,面對紛亂羈絆時內心還能生出豁達來,這種豁達才最難能可貴。
玉蘭杯
形如玉蘭花綻放之姿,又名美人杯,線條玲瓏秀雅。此盞器型在斗笠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將底部修得更苗條,更添靈動氣韻。
香爐盞
此器型來源于中國流傳千年的焚香文化。香爐一器,從祭天祈福所用的莊重大鼎,到文人案頭的把玩雅器,再衍化成如今茶席上的一只建盞。香爐盞口唇矮短外卷,圓腹圓壁,整體造型如半球。口徑與高度的比例一般等于或稍大于2:1。器型雍容華泰,手感敦厚沉實,給人以富足之美。
四方杯
說到建盞四方杯器型,就不得不提建盞國大師陳大鵬之子——陳其富。
他承繼父親陳大鵬鷓鴣斑技藝,以故維新,突破建盞經典器型當道的局面,首創四方杯器型。融匯天圓地方的傳統思想,方圓有度,剛柔并濟。已是高級工藝師的陳其富,如今仍在大學里擔任陶瓷教授一職。因教授身份使然,他能夠真正用于建盞創作的時間極少,其作品也因稀少而更顯珍貴。四方杯器型,在燒造難度上比圓杯更高。因產量稀少,總是面臨一盞難求的局面。
星云缽
星云缽器型,從僧人所用之缽演化而來,富有十足的禪意。金油滴飽滿璀璨,光彩奪目,讓人一眼難忘,在金之繁華中體悟茶禪一味。此系列盞是金油滴開宗大師黃美金與臺灣星云大師的合作款,底部刻有二人聯名落款,收藏價值極高!
鈴鐺杯
鈴鐺杯,又名仰鐘杯、金鐘杯,因倒置似鈴鐺而得名,曾在明清時期被廣泛用于白瓷杯造型,用于建盞卻是創新之舉。杯口外撇、深腹、圈足,杯身挺立修長,口唇觸感舒適,倍受茶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