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建盞的人越來越多,秘密就在這6個字里!
雖說紫砂杯、陶瓷杯乃至玻璃杯都各有各的妙處,但要說最能和紫砂壺搭配的,感覺還得是建盞。身邊喜歡用建盞來喝茶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它到底好在哪里?6個字告訴你答案。
色
建盞的釉色千姿百態,有兔毫、油滴、鷓鴣斑、烏金、曜變等等,各有特色。它們在光線的折射下,或如銀毫流影,或如繁星璀璨;或如海浪奔騰,或如密羽斑斕……千變萬化,令人心折。
建盞的釉色全天然呈現,無任何添加。釉料是取自當地山谷中的釉土,混以草木灰制成釉水,經過高溫窯燒,在手制盞坯表面形成斑紋。每款建盞的釉色斑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成自天然而絕無雷同。
雅
建盞器型分敞口、束口、斂口、撇口,線條婉約流暢、如行云流水,皆有古樸之風,是茶桌上的一方雅器。向盞內注入茶湯后,在水波的輕漾下,斑紋仿佛有了生命,波光流動,映襯著盞壁或輕淺或濃烈的色彩,如夢似幻,為茶事平添了多少雅趣!一邊品茶一邊玩壺賞盞,不啻為閑暇時光里的雅事。
飛惺建盞
活
一只真正的建盞,是“活”的!它的坯體含鐵量高,釉料中亦有天然鐵元素存在,具有一定的磁性。盞壁內有很多小氣孔,能吸附水中的鈣鎂粒子,改善水質,使盞中的水減少硬度、更為柔軟甘醇。建盞讓注入其內的茶湯“活”化、軟化,獲得更甘甜的口感,品嘗到更好的茶味。
熱
建盞的造型和用料都較為特別,其邊薄底厚、胎骨似鐵,堅硬而厚重,有很好的保溫隔熱功能。它坯體內豐富的細小氣孔,也有利于提高蓄熱保溫效果。宋代蔡襄的《茶錄》中就有記載,“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意即坯體厚且用火烤過,久熱不易冷,點茶最為適宜。
趣
養盞與養紫砂壺一樣,有非同一般的樂趣。有人說是因為釉面吸收了茶汁而反射出光澤,有人說是釉面與茶汁發生了化學反應而改變了色澤,總之養得好的建盞,會在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俗稱七色光。它晶瑩璀璨而富麗多姿,炫人眼目。
選擇玻化程度好的、晶體表現更活躍一些的建盞,更容易養出七色光。隨著日日品飲,釉面逐漸發生變化,既是人與器物的一種融合,也是人力與天然的一場緣分。
藏
建盞不但好用、好看、好玩,更是具有收藏投資價值的利器。近年來隨著市場越來越熱,建盞的價值一直在提升,且仍有相當的增值潛力。2016年9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一只油滴盞拍價超過7800萬人民幣。建盞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都已得到公認,未來可期。
“修于內而形于外”,很多喜歡紫砂的壺友都覺得,建盞與紫砂的組合堪稱絕配。既滿足了味蕾的享受需求,又能徜徉在厚重的歷史文化中,器雅人亦然。